产品设计过程中,从确定用户需求,到制定产品设计方案,再到绘制视觉设计稿,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。
传统协作方式的弊端
-产品经理使用原型工具绘制好原型并制作交互跳转效果,然后将这个原型演示录频,附在需求文档中一并给到设计师;
-设计师再根据需求文档和原型演示录屏,在本地设计工具中绘制视觉设计稿,然后截图或者导出图片发给产品经理
沟通设计要求和细节时,经常需要反复确认反复沟通。这种文档、设计稿互传的协作方式,生产效率相对低下。
在 MasterGo 上的协作优势
借助于 MasterGo 上在线协作设计能力,从需求诞生、到原型绘制以及交互设计、再到视觉设计,形成了一个更高效的协作方式:
可视化表达产品设计需求
-产品经理可以在 MasterGo 上撰写可视化的需求文档
-利用团队内设计师搭建好的组件库,快速构建原型和交互效果
高效沟通并同步修正
-需求评审或者设计稿评审时,大家都在同一文件上交流想法,并以评论方式实时保存沟通记录,方便上下游协作人员查看
-不需要来回传递修改意见文档,调整文案一键校对替换,流程简单,生产高效。
这种基于在线设计文件的协作方式,让产品经理与设计师间的沟通变得更直接,不仅节省大量沟通时间和信息传递成本,还能有效避免了信息传递不清晰的问题,这也是为什么 MasterGo 成为了越来越多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协作的工具。
这里,我们制作了一份 MasterGo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的协作指南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MasterGo 如何帮助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之间协作,提高设计效率和一致性的同时,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。
01 可视化表达产品设计需求
减少理解成本,提高沟通效率
如何清晰理解每一个用户需求,并将它设计为可落地的功能需求,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十分重要。
仅仅用文字去表达,理解起来成本较大,而通过一些可视化的呈现方式,如低保真原型、流程图等等,可以更直观的表达需求。
MasterGo 虽然是一款产品设计工具,却不止于设计。
产品经理同样可以在 MasterGo 中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表达需求。
比如,添加产品需求背景等信息时,直接在设计文件中进行批注;讲解产品逻辑关系时,通过逻辑连线功能绘制好各种关系图。
这对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协作的好处是:
产品经理不用在其他平台里单独撰写需求文档,而是直接在 MasterGo 上将产品需求“画出来”,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文档中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,并使用评论工具与产品经理交流。
同时, 产品经理还可以使用 MasterGo 绘制低保真的原型图和页面逻辑跳转效果, 以便更直观的展示产品设计方案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MasterGo 作为新一代在线设计工具,虽然上手难度低,但是绘制方式与传统原型工具不同。
为了帮助产品经理更快速、便捷地绘制原型图,这里我们推荐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分工协作:
-设计团队先用 MasterGo 搭建一套产品团队和设计团队共用的组件库
-绘制原型图时,产品经理只需拖拽组件库里的元素就能快速搭建出原型页面
这对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协作的好处是:
在 MasterGo 上,共用一套组件库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经理的上手门槛,快速搭建原型,轻松表达设计方案。并且,面对新版本原型图绘制需求,产品经理只需复用设计师制作好的历史版本设计文件中的元素即可,不用再重复造轮子了。
总之,在 MasterGo 上绘制的原型设计文件,既是原型设计稿又是需求文档,不再需要通过多个平台进行产品需求相关生产工作。目前已有不少团队采用这种新颖的协作方式,来减少因工具壁垒造成的低效沟通问题,
02 高效沟通并同步修正
避免信息传递误差,快速修订设计
产品设计环节,往往需要基于设计稿频繁沟通、分析研讨、审核校对。传统沟通方式,容易出现沟通不及时、信息不对称、追溯性差、项目状态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。
MasterGo 自带的评论功能,可以帮助大家在设计文件中直接进行交流和讨论。
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个工具来提供反馈和建议,以便设计方案得到不断改进,比如:
-设计师直接进入到文件中查看需求和原型效果,有什么不懂的直接评论沟通,明确好需求后,即可使用 MasterGo 绘制视觉设计稿
-产品经理也直接介入到 UI 的设计过程中,有问题留评论,避免出现 UI 输出成品后才发现和预想的效果不一致情况。
另外,还有校对功能,也可以很好地提升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效率。
校对功能,也就是一键修正文案,操作非常简单,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中。
比如产品评审时,如果觉得哪些文案有问题,可以直接现场使用校对功能输入正确的文案,然后一键替换设计稿中的文案。非常方便,也很神奇。